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2024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4年是建国75周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重要一年,是学校“合格评估攻坚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全国全市教育工作会精神,坚定“做产教融合先锋 建新型财经名校”办学愿景,以“决战决胜本科合格评估”为目标牵引,以“攻坚突破六件大事”为工作重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进求稳、先立后破,持之以恒夯实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建设新基础。

一、攻坚突破党建群团创新提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1.党建双创工作。实施“党建+”领航行动,确保党建与业务工作在深度融合中同频共振;持续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专项推进财富管理学院“全国党建双创样板支部”评估验收及新媒体艺术学院教工党支部市级样板支部建设工作;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扎实开展“三会一课”。

2.“一院一镇街”校地合作。全力推进“党建引领·一院一镇街”深度合作,重点探索1-2个镇街驻点的全方位合作模式,挖掘并推进4-6项全覆盖推进的合作项目,形成9-12个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

3.群团统战工作。抓好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建设,以及教代会、工会、妇委会等专委会建设;民主党派人士参政议政水平居同类高校前列。

二、攻坚突破合格评估关键指标,保障评估决战决胜

1.征地工作。完成巴南校区二期土地权证办理,按照合格评估学生规模,制定并落实土地指标的解决方案。

2.基本建设。完成巴南校区(一期、二期)整体规划方案及合格评估面临的教学行政用房缺口建设方案;完成图书馆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施工单位招采与报批报建手续的办理并启动建设。

3.教学条件改善。按照评估要求,新建和更新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纸质和电子图书,按照业财融合方案优化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和教学专项支出,持续改善指标差距。

4.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建设。通过校招、社招、“银龄”教师招聘等方式引进校本专职教师不低于160人,引进外聘教师不低于110人;设立通识教育学院,优化行政岗位设置,释放行政口专职教师岗位不低于5人;快速充实急缺专业师资,稳步增长公共基础课师资,完善业界双师型教师的聘任机制,逐步改善应用型师资结构。

5.教师评价改革。加快推进职称改革符合学校办学方向与办学定位,匹配学校发展重点,坚持破“五唯”,修订完善分类职称评审制度;绩效考核重业绩,修订完善以岗位工作完成度为测度的基础绩效考核和以显示度成果为测度的竞争性薪酬考核方案;岗位聘任重能力,修订完善以岗位胜任能力为主的岗位聘任和退出机制;薪酬待遇重贡献,保持对于特聘人员与年薪制人员贡献的动态评估与动态调整。

6.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校级大数据基础平台建设,推进数据治理工作,打通业务系统数据孤岛;完成学生宿舍人脸门禁系统、大学工系统建设,精细化学生事务管理与评价;完成合格评估数据监测平台建设,为合格评估与办学规范提供过程数据支撑与质量监控;启动智慧教育教学、人事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论证;推进项目制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

三、攻坚突破产教融合难点堵点,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1.学科专业优化调整。以《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学科专业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引,充分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在确保财经特色不变色的基础上,主动对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坚持“控制总量、优化存量、用好增量”的原则,招生专业不超过35个,改造传统财经专业3-5个,新增停招专业2-3个,申报新专业1-2个。

2.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学校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推进大改革,产生大变化;以教学模式改革为抓手,着力推广课程群、项目制等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遴选2-3个专业试点工学结合模式,转换教学场景,把课堂搬到真实工作场景,开展“浸润式”教学,把学生“送”到有“枪炮声”的地方,提高学生技术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确保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成骨干”;以产业学院“四力”建设为重点,着力推动讯飞人工智能学院产教融合成效提档升级和优势特色凸显,形成学生培养端效果再提升、产业发展端服务能力再升级;着力推进中新金融科技现代产业学院“三进”工作,确保验收顺利通过;着力推动用友新道交付中心入驻,实现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全力策划举办在全市或川渝地区教育教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活动至少1次。

3.课程建设。优化通识课体系,通识课程融入短视频制作、电子商务素养、数据处理与分析等课程或模块;推动课堂形态改革,评选最受欢迎课堂形态,推动课堂形态专项改革行动;加快一流课程体系建设,以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为引领,推动最大多数教师投入金课建设,力争立项国家级课程1门,立项市级课程10门以上,确保课程建设在市内同类高校的领先地位。

4.产教融合条件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和市级现代产业学院,牵头组建产教融合联合体;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激励政策十条》内容和实施细则,实现企业、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充分有效激励;进一步优化产业园软硬件条件和企业入驻优惠政策,强力引入与专业发展契合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含工程中心、实训中心等)、教师创办企业、学生创业项目等企业和项目不少于10家进园区,重点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尽快让产业园“热起来”;积极落实“一专一企”工作部署,各专业优先与巴南区优质企业对接,在此基础上确保各学院建成2-3个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强力推进教师发展转型,将“赶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培养应用型师资团队。把教师有组织地“赶”到行业一线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应用能力,通过挂职或考证等方式提升应用能力的校本教师不少于30人;同时,以“签合同、给薪酬、定任务、买保险”方式,聘请业界精英进入专职教师岗位不低于30人。

5.中外合作办学。顺利完成中外合作年度报告并通过验收;开展西班牙合作高校交流互访;逐步建立联动沟通机制,确保2-3次三方会议召开;申请获得外籍教师聘用资格,完成聘用手续;调整中外合作办学联合管理机构成员构成;完善教学管理、师资建设等相关配套文件;确保5-10名学生参与暑期海外研学活动。

四、攻坚突破师生成果数量质量,彰显学校办学实力

1.学生学科专业竞赛。坚持以“对接权威、去伪存精,构建体系、形成计划,优中选优、动态调整”的学科专业竞赛工作理念,以“一柱一卫”学科竞赛参赛体系为引导载体,形成“2024年度竞赛计划”;举办市级及以上学科专业竞赛至少1次;统筹做好学科专业竞赛获奖抵扣课程学分、毕业论文、教师辅助工作量等工作,调动最大多数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学科专业竞赛省部级及以上获奖人次比上年提升2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竞赛指数排名比上年提升10%;“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等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稳中提升。

2.教师技能竞赛。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用,进一步制度化、体系化、标准化、常态化进行教师培养,稳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坚持教师分类发展、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的理念,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重庆市发布的教师竞赛榜单为重点,统筹做好竞赛计划制定、竞赛骨干遴选、竞赛项目训练与教师绩效和职称评审的结合,确保教师技能竞赛省部级以上获奖人次比上年提升1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名比上年提升10%。

3.师生荣誉。实现省部级及以上学生荣誉(或获奖)优于上一学年,实现学生荣誉成果新突破至少2项;省部级及以上团学成果实现新突破;教师(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或荣誉至少1项。

4.科研项目成果。扎实开展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孵化,实现国家级项目不断线,确保省部级项目立项数不低于30项,保持全市同类高校领先;依照学科布局方向,聚焦“产教融合”“一院一镇街”,培育孵化学术论文、资政建议,学术著作、案例集、媒体作品等,培育重财特色品牌科研成果矩阵,确保C级成果不低于30项;持续推进平台团队建设,新增省部级平台或创新团队至少1项。

五、攻坚突破品牌宣传广度效度,提升学校社会声誉

1.信息报送工作。建立并完善学校信息报送机制,积极总结凝练学校办学的亮点举措、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教育信息报送和采用情况在全市本科高校中排名稳中提升,力争突破市教委简报1篇或教育信息反映1份;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对校内各单位信息采用情况进行通报。

2.典型品宣策划。统筹聚焦学校重大活动,做好“一事一案”宣传预案,在具体点位上形成冲击性宣传效果;聚焦学校在竞争性项目上取得的典型性、创新性成绩,在集体(团队)和个人荣誉及成果上取得的突破性成绩等,做好校内平台和外界媒体的联动式宣传。

3.完善媒体矩阵。形成自媒体平台≧5个,有重点、分层次实现常态化运行;提升学校新闻中心短视频制作水平和传播效能,策划实施首届校级短视频大赛;主动对接优势媒介资源,挖掘提炼学校典型事迹。

六、攻坚突破经营发展业务业绩,支撑学校健康发展

1.优化招生结构。将学科专业规划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相统一,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学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等,对学科专业、培养类型、招生规模及计划投放等进行更大力度的结构性调整。

2.增加经营创收。引导和激励全员广开收入来源,努力开拓产教融合、社会培训、咨询服务及成果孵化转化等服务性收入,其中产教融合和社会培训的收入应有较大增幅。

3.提升服务能效。根据大学生生活消费特性,充分挖掘空白市场,优化调整经营业态,提升服务品质,更好满足校园生活需求。

4.降低运行成本。整合学校人力资源,努力提高人均绩效;调整能源供给模式,升级改造能源设备,人均能耗下降2%;后勤商业经营成本下降2%。

在做好以上重点工作的同时,坚持守住底线、稳定基础、抓好常态,抓实抓细抓牢基础性工作,如规范内部治理,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就业工作,提高学生就业数量与质量、加强校园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和校园和谐安定、常态化开展意识形态专题研判会,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等。

 

上一条:关于举办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第三届春季运动会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2024年3月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内容安排的通知

关闭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尚文大道906号(401320)

电话:023-88968651 传真:023-88968650

返回原图
/